针对我国“以药补医”现状的思考—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31 22:50:3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几年看病贵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 以药补医的机制刺激医院过分追求药品的超额利润并使医生开出大处方,造成药价虚高,一定程度上助长看病难的现象。在我国,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三部分构成,即政府收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长期以来,我国的医院补偿方式均以药品加成政策为基础。从2005-2007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看,药品收入占全国各类医院总收入的37%-46%,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2002年至今,国家价格主管部门虽然进行了26次药价调整,但医院药品总体费用却不降反升,其主要根源就在于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足,致使医院需要通过药品销售收益来弥补资金不足,导致药品总体费用的不断攀升。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均已实行医药分开制度,切断各类医院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药品价格的合理公平。

发达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各自建立了不同的补偿机制。如药品的进销差价、通过药价外单独设立收费项目以及2种方式相结合的机制等。2012年,随着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的政策,补偿问题接踵而至,怎样的补偿机制能适合我国具体国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为了更好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北京敢为人先,成为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的试点地区,把原来医院依靠的3个资金来源渠道转变为2个渠道,不再依靠药费和医疗收费,而是增加医疗服务费,使公立医院变得更加公益化。随着试点工作的进行,试点后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是否吻合,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本课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公立医院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我国目前现状的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2、 描述性研究法:通过对我国目前现状的分析,结合具体原因得出结论。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北京地区调查分析的数据,进行具体案例分析。

4、 总结归纳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关于体制改革的信息,找出我国可借鉴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

三、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