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我国风电企业环境会计实践的探索文献综述

 2023-04-22 16:29:39

文献综述

一、双碳目标(一)双碳目标的内涵解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表示,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我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决策[1]。

对于双碳目标,国内外尚无权威、准确的定义。

通常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段时间内达到峰值后,从维持平稳波动至开始下降的过程被称作碳达峰;若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负碳技术的应用而达到增减平衡,此平衡状态可称为碳中和。

从国家战略视角看,碳减排是加强碳排放管控的顶层设计工作,为推动国内能源革命、实现国家 能源安全提供保障;从政策实施视角看,碳减排工作是对相关法规、文件、标准、规范等进行完善,为降低全社会碳排放强度提供政策性指导[2];从源头管控视角看是将减排技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等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相关科技的进步提供支撑;从市场建设视角看,要做好碳配额的分配与管理,强化以价格机制为导向的市场手段,激发资本市场参与碳减排的热情;从负碳技术应用的视角看,需关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以解决负碳技术高能耗、高成本的关键问题[3]。

总体来看,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行动路线图的系统性规划、对具体行动方案的专业性细分、对相关技术研究的针对性攻关以及对相关市场的倾斜性扶持等[4]。

二、环境会计研究(一)环境会计的概述环境会计是在可持续经济的要求下应运而生的相关会计核算方法。

19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环境会计概念,提倡将环境污染成本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

1992环境会计的概念首次被引入国内,并于2001年先后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和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代表着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