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选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P2P网络贷款是在互联网技术全球发展创新基础上所产生的金融创新,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金融借贷形式。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迅速,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内看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较快,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往往有下行压力,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网络借贷规模的发展对提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相信经过问题的解决后,P2P网络借贷才能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国外研究进展如下:1.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Michelle W. L. Fong(2018)表明随着2012年至2015年间在线P2P借贷平台的快速增长,问题平台和失败平台的数量在随后的时期自然增加。许多问题平台都是中小型的,问题平台的平均业务寿命约为8个月。Ceyhan(2011)表明P2P平台信用风险问题爆发较多,金融机构风险过高形成了风险敞口,大多数地P2P平台被威胁到持续经营甚至生存。2.P2P网贷平台现存的问题:对于信用信息问题,Yum H(2012)等人认为P2P平台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些借款人的信誉情况较差,是无法从银行顺利借到贷款的,这些人转而进入了P2P平台,导致平台风险性增加。关于法律问题,Ceyhan(2011)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P2P平台过高的收益率导致平台或明或暗地将资产投向如场外配资、房产首付、类垃圾股等高信用风险领域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对于从业人员问题,Anwar Mohd, Mansuri(2015)指出P2P计算系统中使用的网络连接是常规的家庭访问链接,如DSL或电缆。这种方法比网格简单得多,因为唯一的要求是提供合适的软件,降低了P2P平台运行的难度,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这个平台,结果导致了平台进入门槛过低,人员、平台鱼龙混杂。
国内研究现状如下:1.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葛晓琳,夏天奇(2017)表明目前P2P网贷行业市场环境的流动性变化比较强,网贷平台在不断增长,市场的竞争压力之大,导致多数平台出现数月就消失在公众视线中。并且魏鹏飞(2016)指出当前,我国P2P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正在由野蛮生长向规范化发展转变。由于行业长期处于无监管状态,其市场进入与经营管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现存的近三千家网贷平台良莠不齐,其中既有陆金所、宜人贷等优秀企业,也有e租宝等问题平台,建议投资者在进行P2P理财时需要对网贷平台进行细致筛选,以尽可能规避平台风险。2.网贷平台现存的问题:对于信用问题,谭中明、马庆、谭璇(2018)认为P2P网贷生态圈的信用结构是指在网贷信用活动中信用主体、信用客体、信用条件等基本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信用耦合关系及构成信用风险高低直接影响P2P网贷及其生态圈整体风险的大小,影响网贷生态圈内的生态环境的好坏。阮素梅、何浩然、李敬明(2017)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贷款总额和个人信用分数对贷款申请结果影响很大,借款记录能够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但认证信息的作用并未体现,于借款人应该逐渐提高个人信用记录和信用分数,避免逾期的发生。对于投资者除了关注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还要参考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借款金额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法律问题,焦蕾、邹杨(2017)认为P2P网络借贷虽然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带来了便利,但也致使这一行业蕴藏了比较高的法律风险。近年来P2P网络借贷日益风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能够获得较高的利率,其中有不少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构成高利贷。高利贷极易引发新贷还旧贷,两者并存更是致使流动性风险剧增,而行业的关联性可能会牵连多家P2P网络贷款平台,加剧行业风险。对于P2P平台从业人员的问题,沈国兴(2017)指出市场缺乏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平台自身建设的风险由于很多缺少经营经验的人都因为P2P网贷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低,所以选择了经营P2P贷款公司,但事实上这样的人建立的平台是很脆弱的,很容易陷入运营困难。3.P2P网贷平台发展趋势:当前,P2P平台还没有制定准入门槛,是造成鱼目混珠、诈骗跑路等问题类平台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未来,信用体系将完善,余华银,雷雅慧,方国斌(2017)指出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征信系统及个人征信体系。目前,个人信用主要靠道德进行约束,违约者在熟人面前会抬不起头。因违约成本高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的局面尚未形成,如果国家在制度层面整体推进,个人信用评分采用评分制,依据银行开户情况、申请信用卡、年收入、贷款情况等为基础进行评分,将提高平台信任程度。P2P平台将能数据共享,获得持续利润,达到可持续发展,杨玫、董沛武(2017)利用基于三角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TOPSIS评价方法研究得出,加强平台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起有偿共享的征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信息开放平台,平台沟通,信息交流。现信用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以提高贷款效率,降低平台运营成本,平台将获得持续发展。王树强、王粲(2017)通过P2P模式下创业企业行为分析所算出的最优利润,推出网贷平台获得持续利润,并有能持续发展的能力。平台风险性降低,何光辉、杨咸月、蒲嘉杰(2017)运用参数估计、Mann-WhitneyU等非参数估计对其风险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信息中介应尽责服务,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为“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信息中介提供尽责服务,将可以避免平台变成问题类平台,风险降低,平台可信度变高,能获得适当的市场信任度。制定操作指引,提高营运风险管控能力,P2P平台规范运营,为投资人代其处理放款、回款、催收等整个过程中不出纰漏,降低投资人无法按期收回本息、平台自身出现问题的风险,平台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久地立于不败之地,P2P平台在未来能在市场有一席之地。
通过对国内外行业情况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顺应了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满足了个人和中小微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资金需求,使借款人和出借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金融“脱媒”,具有交易成本低、贷款风险低、信息资源丰富、运行效率高等优势,P2P网络借贷这一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有序运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规范网贷行业,降低市场风险。
2.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金融行业规范化。
3.有助于认识当下P2P平台存在的问题,为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