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初期商业银行在网络支付业务上的不足,第三方支付掌握了有利时机。随着改革热潮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迹象,人民生活质量、及对物质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中国自90年代加入了经济信息全球化的进程,新兴的互联网以及通讯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章程,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由于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中不能完全兼容的不足,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增添了积极的机遇。第三方支付行业经过了多年的蓄积待发,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壮大,一直在互联网里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第三方支付所办理的业务恰好与商业银行的一部分业务出现重复,导致其与商业银行产生冲突摩擦,并且这种矛盾在大利益的范围下显得愈发地强烈。由于商业银行多服务于大型项目,对于庞大的网上消费群体的的各式各样需求明显有点力不从心,第三方支付企业有着比较高的市场敏感度,且网络型支付基本上是一些小额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就潜移默化的占有了一定比率的市场份额。
我国第三方支付当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扩张程度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美国,由于传统金融机构注重无纸化支付的普及并且重视对普通用户的金融服务,导致第三方支付机构带给用户的体验感和认知度无法超过传统金融机构,因此其发展步伐缓慢。而反观我国,孔新荣,韩通(2017)发现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用户体验考虑不足,给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的空间,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以支付功能作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业务,加强用户体验感。
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盈利能力等方面。在资产业务方面,以者贵昌(2015)、尚航飞(2018)为代表,提出第三方支付冲击了商业银行核心存款,对资金运用的支持愈显乏力,结构性存款余额占比逐步提高,同业存单成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与此同时,存款长端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上升,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加剧。在负债业务方面,黄建康,赵宗瑜(2016)提出商业银行已经面临制度性负债脱媒。郝身永,陈辉(2015)提出商业银行的各类贷款增速呈下降趋势,出于信用审核成本和规模效益的考虑,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了以大客户为主的业务模式,而且银行信贷的流程规范复杂、放贷周期长,而大量的小微企业通常经营风险高、财务数据不规范、缺乏可抵押和担保的资产,资金需求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和时效强等特点,导致其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这类企业有较大可能转而寻求第三方支付下的企业贷款。在中间业务方面,分流了理财产品潜在客户,黄建康,赵宗瑜(2016)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大规模的客户入口、高效的资金处理方式,削弱了银行作为主要支付结算渠道的地位。郝身永,陈辉(2015)则认为第三方支付兴起后,对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起到了替代作用。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只用其他大多数银行账户进行支付,不产生额外费用,而且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客户自身的不同银行账户间转账也不产生费用,而传统上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时,跨行跨地区转账通常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在盈利能力方面,刘忠璐,林章悦(2016)认为互联网金融广泛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借助通信网络信息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不仅极大程度降低贷款中信息收集、客户签约、事后监督以及坏账处理等各项成本,而且改善商业银行融资过程中过度依赖主观分析而非客观数据的状况,最大程度减少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利率定价实现市场化。从资金需求方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市场化运作使经营更加便利化,不同于商业银行贷款,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融资成本;从资金供给方的角度来看,中国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被压低的状态,使得资金富余者有保值增值的需求,互联网货币基金恰好满足这一需求。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在互联网经济中逐渐壮大,在经济发展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也就越来越广泛。以前与商业银行合作发展的关系慢慢就演变成了目前的以竞争为主。 第三方支付行业是一种介于金融与不是金融类机构的创新型行业,其发展对银行业来说尤为重要。一边促进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探索,另一边不断创造金融衍生业务。创新型金融的发展可以从交易成本、交易方式方面来实现一系列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这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由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相关法律法规,风险测评监管问题和应对措施方案等都没有及时地完善和修订。它所带来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也随即延伸影响到银行业,毕竟第三方支付始终不属于金融机构,无论是资金还是规模,都不能与商业银行相抗衡。所以,不断创新改革传统业务和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对我国银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对整个金融经济的良好运行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参考文献
[1]黄建康,赵宗瑜.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价值体系的视域[J].理论学刊.2016(01):61-68;
[2]孙娜.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8(04):72-7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