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对比文献综述

 2023-10-10 15:36:29

文献综述

汽车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汽车金融业务作为汽车行业的关键,在拉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汽车的生产量、销售量也随之扩大,汽车金融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金融业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需求。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汽车金融的发展政策。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但汽车金融行业正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其中,融资租赁市场在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带来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我国汽车金融业存在服务功能单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不足、风险水平高、缺乏完善而健全的风险控制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西方的汽车金融业务比我国起步早70多年,在金融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完善,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的成熟经验发展本国的汽车金融业。

刘蕙、罗达燊(2018)认为凡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涉及的资金融通活动均属于汽车金融,它可以依据消费者需求选择车型和灵活选择支付方式,是汽车业和金融业融合的结果,主要产品有汽车消费信贷、租赁和保险等。汽车金融的宏观作用包括一是有利于调节国民经济供需不平衡,二是对国民经济产生乘数效应,三是对扩大劳动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其微观方面的作用有一是为汽车制造商及相关产业提高销量、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二是提高经销商的营业额。三是扩大消费途径,促进消费。呼宁(2018)指出我国汽车连续多年产销第一,但汽车金融渗透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比不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但这也暗示了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具有很大潜力。借助于金融科技,汽车金融可以实现业务模式、获客方式、风控模式及贷后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同时80后90后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其消费观念相对比较开放,对贷款购车的接受程度更高,融资租赁也主要成为此类消费者的一个重要选择。关溪媛、王庆斌(2018)认为当下中国汽车金融业存在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处于快速发展模式。快速发展模式指的是涵盖内容广、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二是消费者能力提高。消费者能力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消费心态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三是前景光明。汽车金融在中国属于新事物,具有新事物具有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其本身包含光明属性,同时,中国政府出台政策推动其发展,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也为其提供了空间。

赵迪、李文倩、曹一梅(2018)认为汽车金融是以主机厂为核心,向产业的上游和下游直至终端消费者,所衍生出来的针对公司、企业、个人、政府、汽车经营者等主体的各类相关金融产品,汽车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包括商业银行、专业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或者相关机构。依凡(2015)认为汽车金融主要是指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所设计的资金融通方式、路径或者说是一个资金融通的基本框架,即资金在汽车领域是如何流动的,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王跃刚(2018)认为汽车金融公司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是一种为汽车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银监会认为汽车金融公司是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包含公司法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成立的公司,能够给广大的汽车消费者提供贷款的非金融机构,其范围包含了外资独资、中外合资以及中资等的汽车金融机构。李婉宁、吕彦薇(2018)认为汽车金融公司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业务多元化,汽车金融公司涉猎了汽车消费的全部业务系统。第二,作用全面化,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了汽车产业及其拓展的相关产业链上多方合作者的经济效益。第三,竞争国际化。刘蕙、罗达燊(2018)指出,汽车金融公司拥有专业化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满意度更高的金融产品,而商业银行资金雄厚,服务网点多。而在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中银行是官方的贷款渠道,多数消费者仍然会选择银行贷款购车,商业银行还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保险公司的业务大部分是财产保险,汽车金融保险属于新生事物,合理利用保险公司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总体而言,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在不断发展,大众的购车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消费量和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国家鼓励建立国有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税收方面优惠,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其发展。这些优势为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不可忽视现存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汽车金融服务单一,局限于汽车信贷、汽车保险等。二是汽车金融人才缺乏,从事一线金融服务人员,或者仅了解汽车知识,或者仅了解金融知识,既了解汽车知识又了解金融知识的人员较少,不能满足汽车金融发展的需要。三是缺乏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和个人信用制度。四是金融机构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手段,是汽车金融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汽车金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填补某些研究空白,为有关政府部门汽车企业及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与理论支持,提高中国汽车金融业务水平。从指导具体实践来看,这一体系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的附属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汽车金融有更好的发展就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研究国外汽车金融发展,找出中国汽车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来完善中国汽车金融服务,这些将对中国汽车产业振兴起着决定性意义。

3.确立一套正确的汽车金融盈利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汽车金融市场中,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提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