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高校学生求职搜寻中偶遇信息的采纳行为研究的综述
摘要: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高校学生求职搜寻中信息偶遇已发生的非常频繁,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种信息获取渠道。本文首先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偶遇的概念,然后通过参考大量国内外有关信息搜寻及信息偶遇的文献及研究成果,从信息搜寻、信息偶遇以及高校学生求职信息搜寻等视角梳理出一部分学者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校学生求职搜寻中偶遇信息的采纳行为研究课题的意义。
1、信息偶遇相关概念
目前关于信息偶遇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根据所面临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不同的定义。1995年,Erdelez提出”information encounter”一词,认为信息偶遇是用户在未预期的情景中,获得目标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的现象[1]。之后,她重新完善了这一概念,认为信息偶遇是用户在寻找或浏览某些信息时意外找到其他有用或有趣的信息[2]。这一观点为之后信息偶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信息交互情境中,Williamson 认为信息偶遇是人们参与其他活动时偶然的信息发现,并且许多这样的信息需求在他们偶遇之前仅存在于潜意识中[3]; 2009年,国内学者潘曙光引入信息偶遇的概念,他将信息偶遇定义为一种信息获取行为,并指出信息偶遇的两个维度为低参与度和低期望值[4-5];俞碧飏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信息偶遇的内涵辨识是低参与和低预期,以他目的或无目的性、出乎意料、自动获取为核心特征[6]。因此,信息偶遇可以理解为用户在低参与无预期的情境中,自动获取潜意识中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
-
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web2.0的发展,求职类app,微信公众号、企业职位发布微博等各类具有社交推荐功能的职位发布平台成为高校学生求职搜寻的重要渠道,高校学生期望通过偶遇信息活动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有用的信息。本文从信息搜寻、信息搜寻中偶遇信息及求职信息搜寻三个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此为高校学生求职搜寻中偶遇信息的采纳行为过程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2.1关于信息搜寻的研究
2.1.1信息搜寻的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