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选题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市场的融合,我国保险行业的市场环境明显好转。再加上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快速进步,移动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商务模式已经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迅速发展,从而呈现出一股移动电子商务潮流。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一个新兴行业,与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移动保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利用移动电子商务来创新保险营销模式和客户服务方式,已经得到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广泛认可。例如:2009年,人保财险启动的移动查勘定损系统,将现场查勘效率从30分钟压缩至5-10分钟,在理赔时效得到提高的同时,还降低了骗保率,使得骗保率几乎为零,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阳光人寿在2011年推出的“快易宝”应用软件,使得投保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以前最快3天才能完成的投保过程缩短至15分钟,提高了签单效率。由此可见移动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险的经营效率。
通过移动保险,客户只需要登录相应保险公司的APP就可以享受到售前咨询、投保、缴费、售后服务、理赔等“一站式”的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移动保险“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显然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而且更加方便快捷;从保险公司方面而言,“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更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并且能够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而这也意味着移动保险终将实现“一站式”的服务模式。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展开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移动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外移动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从而推动我国移动保险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 选题的意义
保险作为现代金融的新兴产业,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具有转移风险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润滑剂”。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意外风险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需要各种风险保障和理财计划,保险公司和银行一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国家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与国外的大型保险集团相比,我国的保险行业在险种的开发设计、理赔服务、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等多方面都相差甚远,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我国的保险公司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开辟崭新的营销渠道,不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保险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无法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不能满足客户日趋差异化的需求,那么我国的保险市场就会更大程度的被外资保险公司所侵占,最终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在移动保险发展方面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只是停留在咨询、签单或理赔等特别单一的功能上。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范围还是行业角度来看,研究移动保险从而推动移动保险可持续发展,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移动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适合我国国情的移动保险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
-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移动保险发展的主要成果有:
1.Perry Luzwick(2001)认为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渠道,能够更好的把保
险公司与客户联系起来,实现保险公司于客户之间的直接沟通,打破了传统保险代理人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