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的电化学降解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24 10:48:51

文献综述

1 前言过氧化氢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强氧化剂,被广泛用于工业漂白、化学合成、卫生消毒和环境保护等行业,近年来,其作为零碳型储氢材料在长期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广受关注。

蒽醌法技术成熟、成本低,是工业上制取过氧化氢最普遍的方法。

但该法存在工艺复杂,副产物和三废较多以及用到爆炸危险性极高的氢气等诸多缺陷。

另外,由于过氧化氢遇到金属易分解,在接触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时容易引起爆炸[1-4]。

因此,过氧化氢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氧气阴极还原法原位制备过氧化氢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由于所用电极或电解质不可避免的存在金属或非金属杂质,很可能引起生成过氧化氢的分解[5],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其中生产过氧化氢的方法有:异丙醇氧化法、电解法、氢氧直接合成法、蒽醌法、氧阴极还原法等[6]。

现研究Fe、Ni、Cu等金属离子和溶液pH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机制,从中分析总结建立适宜的实验方案,用于电化学产过氧化氢的影响研究,为氧阴极还原法高效制备过氧化氢提供实验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