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研究及应用文献综述

 2024-05-24 00:08:51
摘要

铬污染土壤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稳定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通过改变铬在土壤中的形态和迁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铬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危害、土壤稳定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应用现状。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稳定化处理剂包括化学稳定剂、生物稳定剂和复合稳定剂等。

稳定化处理方法包括添加稳定剂、土壤改良、热处理、电化学处理等,其修复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铬污染程度、稳定剂种类和浓度等。

近年来,稳定化处理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稳定化处理剂的开发、稳定化处理技术的优化以及稳定化处理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的耦合等。

第一章铬污染土壤的特性及危害

#1.1铬的化学性质和存在形态
铬(Cr)是一种过渡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多种价态存在,其中六价铬(Cr(VI))和三价铬(Cr(III))是土壤中主要的两种形态。

六价铬是强氧化剂,具有高毒性,易溶于水,并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造成多种健康危害,包括致癌、致畸、生殖毒性等[1,2]。

三价铬相对来说毒性较低,且易被土壤吸附,其迁移性较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