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引河生态治理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3-09-25 09:17:53

文献综述

究现状

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在保留环境保护部。人们不再只关注单一的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这一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不仅仅只关注于其自身生活环境的质量,更看重于与生态环境形成一种互动,渴望与环境达到互联互通,而非环境服务于人类这一单一的利益流关系。当前关于河道的治理主要是是将河岸工程与水体分开来看的的,河岸主要是承接人们的休闲运功以及绿化景观的作用,河道则是纳污排洪的作用,两者并没有产生良性关联。目前,河流水污染治理主要依靠底泥疏沒、补水等传统处理手段为主,较少采取人工湿地、人工浮岛等生态处理措施,生态治河的理念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治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

研究意义与价值

随者城市发展与经济提升,城市内河周边不断开发,大量污染物进水河道,造成水环境质量恶化,不仅影响了河流的生态平衡,而且产生的恶臭以及利用河道水进行灌溉的作物都在影响人类的生活健康。社会上下当前对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主要治理方式体现在底泥疏浚和引水稀释等方面,对于河道的治理主要看重其功能,并没有实质的看到城市河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结构地位。本文将南通市河网中的海港引河为例,开展河流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水环境治理方案研究,探索河流治理技术与管理对策,为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参考文献

[1] 陶思明.河流s生态系统与河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J]. 环境保护,2000(03):27-30.

[2]丁亚琦,王爱华.美国城市河流景观保护的实践与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6(01):154-155.

[3]胡乃利,李传奇,刘兴芳.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系统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08):570-57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