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入湖河流中氮磷形态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4 20:58:49

1、研究背景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处于长江和淮河流域之间,面积为769.55平方公里,集水区面积为9258.0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东西长度54.5公里,南北阔度15.1公里,平均深度3米,最深深度7米。巢湖流域涵盖居巢区、庐江县、无为县、和县、含山县、合肥市区、肥东县、肥西县、舒城县等9个市、县(区)[1]。

目前,巢湖流域有工矿企业3000多家。大都分布在巢湖、巢湖支流区域以及临近巢湖水域的地区。废水年排放量巨大,这些工矿企业多数为流域内的排污大户,所排放的污水大多未经处理即直接排放至巢湖及其入湖河流。由于排污量大、氮磷含量高以及有机污染物较多,这些污染物在巢湖内蓄积、超标,引发了湖内蓝藻大量繁殖、甚至破坏原有湖泊生态环境,威胁到流域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7、8、9]。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水体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和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导致水体恶化的现象.巢湖的富营养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湖体西部的十五里河、南淝河、派河污染较为严重.派河和十五里河是巢湖西半湖北岸的两条入湖河流,其中,十五里河是合肥市西南城区的一条纳污河流,派河是肥西县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巢湖的主要通道[2、3}。关于巢湖入湖河流的氮磷污染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这些研究内容比较零散,或仅关注个别河流、或仅关注水体或沉积物,对巢湖主要入湖河流氮磷在水体与沉积物中的形态缺乏系统的研究。

2、研究目的

以巢湖11条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沉积物及水体中的氮磷的形态特征,弄清不同深度沉积物及间隙水中氮磷的变化趋势,旨在深入揭示巢湖入湖河流氮磷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为富营养化湖泊和河流的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

(1)巢湖入湖河流水体中氮磷形态特征。

(2)巢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特征及间隙水中氮磷分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