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给全球气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直接关系着工业生产、气候、人类健康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因此对脱碳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有机胺吸收法存在诸多的缺点,如MEA虽然吸收CO2速率快,但腐蚀性强且再生能耗高,MDEA有较高的CO2吸收负荷,但吸收速率较慢。离子液体的特殊优良性能使其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脱碳吸收剂,其中氨基酸离子液体对CO2有较高的吸收速率。
1. 室温离子液体
室温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因而又称室温熔融盐,一般由体积较大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较小的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组成。离子液体具有可设计性,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结构和种类,即可设计出数目巨大、种类繁多、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离子液体,根据文献报道,理论上的离子液体的数量达1018种。离子液体的高热稳定性、几乎不挥发、液程范围宽、 不易燃、结构和性质可精细调控等特点,使其在有机合成和催化、电化学、分离、材料制备、生物转化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离子液体对某些气体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特别是可针对特定气体分子的结构特性,优选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进一步引入具有分离选择性的官能团,构建出有特异分离选择性的离子液体从而实现气体的高效分离,而且离子液体蒸气压极低、几乎没有挥发性,通过减压或升温的方式可以进行回收,应用于气体吸收时,可避免传统溶剂因挥发而造成的溶剂损耗量大、循环利用困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1]
离子液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熔融盐,因此可以根据阴、阳离子的种类进行分类。主要的阳离子类别包括:吡啶类、咪唑类、吡咯类、季磷盐类、季铵盐类、锍类、吡咯啉类、噻唑啉类、噻唑类、胍盐类、三氮咪唑类、苯并三氮咪唑类等,其中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性质稳定而且合成方便而最多见。常见的阴离子有卤素类、PF6-、TA-(CF3COO-)、EtSO4-、TfO-((CF3SO2)3C-)、BF4-、Tf3C-((CF3SO2)3C-)、NfO-(C4F9SO3-) 、MeSO4-、Tf2N-((CF3SO2)2N-)、BeTi-((C2F5SO2)N-)、HB-(C3F7COO-)、NO3-等等。
种类繁多的离子液体有着一些共有的特性:
(1) 蒸汽压:几乎没有蒸汽压,适用于高真空体系。
(2) 粘度:通常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但比一般的有机溶剂和水高1-2个数量级。
(3) 熔点:通常低于室温,沸点较高,可达30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