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内容请见附件组蛋白(H2A,H2B,H3,H4)是染色质中的核心组件, 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的方式缠绕在组蛋白上并有序包装形成核小体。
八聚体的三维结构为球状, 而组蛋白亚基的氨基端则游离出来, 称为氨基端尾巴。
氨基端尾巴上的许多残基可以被共价修饰,不同位点上的不同修饰可形成大量特殊信号, 供其他蛋白质识别, 并影响一系列相关蛋白质的活动, 最终调控基因表达, 从而调节基因表达、DNA修复、染色体浓缩等重要的遗传过程1。
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去甲基化、泛素化、磷酸化、糖基化等2。
组蛋白修饰发生变化时,在基团的去除和添加这一动态可逆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酶催化。
主要酶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蛋白泛素化酶等。
其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以s-腺苷-L-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SAM上甲基基团转移到组蛋白的精氨酸残基侧链的胍基氮原子上,实现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3甲基本身不带电荷,因此不干扰组蛋白电荷数目,而是改变组蛋白的形状,二甲基精氨酸会消除氢键供体或增长水溶性,影响下游蛋白的招募,起到转录抑制或促进的作用3, 4。
根据其催化精氨酸甲基化的方式,PRMT家族可划分为类型I、类型II、类型III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