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MCF-7三维球体细胞模型的构建文献综述

 2023-02-15 18:53:57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立题依据

1.单层细胞模型是我们常用的体外研究模型,然而药物直接均匀作用于单层细胞,忽视了药物在实体瘤内经血管的传递过程和实体瘤内特殊的微环境及组织的立体结构引起的药物的不均一分布。因而基于体外单层细胞对于抗肿瘤药物进行评价,可能会造成治疗效果的过高估计,无法与在体结果相匹配,直接影响了药物的筛选与预测。

2.肿瘤细胞特征基因表达及生物学行为极易受到细胞外生长环境和培养条件的影响,胞外基质的成分、变化等可显著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如细胞极性、结构、迁移、侵袭等[1]。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密切相关[2]。三维细胞培养体系,为体外生长的细胞提供类似体内生长环境的生物支撑或基质,建立细胞间及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相互联系,并形成特定的类似组织样的三维空间结构。一般在三维培养体系中的肿瘤细胞多聚集成团生长,而相对大的团块中心区域的细胞随着培养周期的延长,存在缺少氧气、营养物质充分供给,代谢废物处理等问题,细胞易凋亡坏事,与体内实体瘤中心区域细胞的病理特征相似[3]。而有研究证实二维培养的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如粘附、迁移、增殖率、形态等与三维形态下的细胞明显不同[4-7],且肿瘤细胞在二维培养的条件下很容易丧失耐药表型和功能[8]

因此,三维球体细胞模型相较于二维细胞模型更加接近在体肿瘤,可更真实地模拟实体瘤的立体结构,微环境,药物分布的不均一性。将三维细胞应用于新药研发早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更准确地评价药物在实体瘤内的穿透、分布及其药效。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三维球体细胞模型的培养方法选择、三维球体细胞模型培养条件的筛选(包括细胞密度、培养天数等)以及构建的三维细胞模型的验证(体内体外模型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三、研究方案

1.三维球体细胞模型培养方法的选择。

(1)培养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