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丝氨酸二肽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22 16:29:2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介孔硅材料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 Mesoporous silicon nanoparticles)具有无机纳米材料的典型特征,如高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以及在极端条件下的耐腐蚀性。

另外,它具有可调性,如高的比表面积(gt;700m2/g),大的孔容(gt;9 cm/g)以及可调节的孔径(2-50 nm) [1-4]。

然而直至1992年Beck等人[5]第一次报道有序介孔硅材料的合成起,这种材料的纳米结构,物理学家和电子工程师们发表了数千篇论文关于光学和电子特性的文章[6-10]。

近几年来,该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它的生化及机械性能才引起了医药学家,生物学家和生物工程师们的关注[11-15]。

1995年对纳米硅的首次体外研究表明,纳米硅在生理液体中具有明显的具有明显的溶解性,表明它具有体内生物降解能力[16]。

随后的研究最初集中于体外应用,例如生物传感[17]和生物反应器技术[18],但最终就发展到包括体内使用和药物传递[19-23]。

1.1 介孔硅材料及功能化由于MSNs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介孔孔径,易于功能化,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特点,它经常被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

即使不经过任何修饰,通常条件下,MSNs就具有较为优秀的水溶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吸附性。

此外,MSNs的表面布满丰富的活泼的硅羟基,这些硅羟基很容易被其他基团所取代,使得设计具有多种不同特性的多功能平台成为可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