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多肽对mcr-1耐药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宿主免疫的调节功能课题类型:实验性课题导师姓名:周长林学生姓名:周思璇学号:16404410专业班级:164044生物工程一、选题的依据1.选题的目的:(1)探讨抗菌多肽抗mcr-1多粘菌素耐药细菌的活性(2)其通过抑制MCR-1表达调节宿主免疫防御作用的机制。
2.选题的意义:(1)mcr-1基因的出现可能导致多粘菌素类药物耐药性的快速发展,从而威胁该类药物作为人类感染性疾病最后一道防线的有效性。
其中,多粘菌素的作用靶点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外膜上的脂多糖(LPS),带正电荷的多粘菌素可以和带负电的LPS结合,插入并破坏细菌的细胞外膜,引其细菌死亡。
而mcr-1基因可以编码磷酸乙醇胺转移酶MCR-1蛋白,它可以在LPS上添加一段带正电的磷酸乙醇胺基团,从而减弱细菌表面负电荷,降低多粘菌素和细菌结合的能力,导致粘菌素耐药。
而且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壁的主要结构成分,也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2)同时,抗菌肽因种类繁多、极少耐药、杀菌谱广、能协同传统抗生素发挥抗耐药菌活性等优点,在国内外学者近些年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此课题主要探讨抗菌的穿膜多肽对mcr-1多粘菌素耐药细菌的作用。
3.国内外研究现况:国内外的学者近期的重点几乎都放在(1)对mcr-1的起源及其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2)对抗菌肽的制备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二、课题研究内容(1)探讨穿膜多肽对mcr-1多粘菌素耐药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2)研究穿膜多肽发挥抗菌作用的分子机制(3)阐明穿膜多肽通过抑制MCR-1表达,调节耐药菌感染导致的宿主免疫防御抑制的作用机制三、研究设计的方法和路线(1)基于前期体内预实验结果,采用成功构建的E. coli BL21 (DE3)-MCR-1重组菌感染小鼠的急性败血症模型和软组织感染模型,通过多肽干预,检测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或组织创面恢复情况、组织细菌负载量、组织病变改善情况等,确证多肽对mcr-1多粘菌素耐药细菌的体内活性。
(2)1.检测多肽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包括细菌外壁LPS结构破坏、细胞壁破坏和细胞膜完整性破坏。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