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基因递送纳米材料的组织分布及递送效率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01:22:48

一、拟研究的内容

1、针对已经合成的PCP纳米材料的进行生物体组织分布检测以及将纳米颗粒用于包载和递送Vanin-1 mRNA/siRNA并进行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2、完善PCP纳米颗粒的功能检测,为靶向脂肪组织进行药物递送提供新的策略。

二、研究手段

1.为了检测PCP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组织分布,选取按照标准饲养流程进行饲养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将Cy5标记的PCP纳米颗粒、Cy5标记的COL-PEG纳米颗粒以及PBS溶液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1小时后,对小鼠组织器官中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2.为了验证PCP纳米颗粒靶向递送核酸药物进行基因编辑的作用效果,将siRNA溶解于TPP溶液中(siRNA购自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使PCP纳米颗粒在合成过程中包载siRNA,形成siRNA-PCP纳米颗粒。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iRNA-PCP纳米颗粒的稳定性进行检测。随后,选取按照标准饲养流程进行饲养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将所选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Vanin-1-siRNA-PCP纳米颗粒(实验组)和Scra-siRNA-PCP纳米颗粒(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将小鼠处死,收集小鼠各组织器官样品,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状况。

3.将Vanin-1 的mRNA并将其包载于PCP纳米颗粒中,形成mRNA-PCP纳米颗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mRNA-PCP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检测。随后,选取按照标准饲养流程进行饲养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将所选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注射Vanin-1-mRNA-PCP纳米颗粒(实验组)和EGFP-mRNA-PCP纳米颗粒(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将小鼠处死,收集小鼠各组织器官样品,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状况。

三、文献综述

纳米材料进行药物递送

摘要:

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制剂的开发为应对和治疗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提供了机会。纳米颗粒的大小不同,但通常为100-500 nm。它们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特性和表面化学来定制以实现受控药物释放和靶向药物递送,这种有针对性且持续的药物输送减少了药物相关的毒性。纳米技术已被证明对治疗癌症,艾滋病和许多其他疾病有益,并且在诊断测试方面也提供了进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