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具体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背景介绍:1、雷帕霉素雷帕霉素(rapamycin)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1],作为肾移植的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是目前特异性最好的药物之一,相比现行临床广泛使用的环孢菌素A而言,免疫抑制活性强数十倍,而肾毒性低得多,且无神经毒性,还在抑制排斥反应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2]。
雷帕霉素又名西罗莫司,分子式为C15H79NO13[3],化学结构(图一)如下: 图一雷帕霉素的化学结构式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多种有效生物活性,依赖于其特殊的作用分子靶位: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调控细胞内环境及细胞生长的信号通路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阻断信号传导,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4]。
近来研究发现,雷帕霉素是一种有效的自噬诱导剂,通过诱导自噬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的机制之一[5]。
雷帕霉素现如今的生产方式为工程菌发酵,其为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6]。
2、CRISPR/Cas9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初CRISPR序列大量发现研究后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即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实际上就是一种基因编辑工具,是细菌用以保护自身对抗噬菌体的一个系统,被称为细菌的免疫系统。
细菌的CRISPR序列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被转录成RNA分子的。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