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文献综述
1.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指肝细胞内出现过度的脂肪堆积,以甘油三酯为主要形式,并排除过量饮酒和其它明确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的因素。它的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il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
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血糖持续升高,最终发展为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高血糖还会导致失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甚至死亡。1997年,糖尿病诊断和分型委员会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95%属于2型糖尿病。
NAFLD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十分密切,NAFLD人群与普通人群相比,T2DM发病风险增加了5~9倍。大多数研究表明,NAFLD是T2DM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在T2DM/糖耐受不良患者中,NAFLD患病率为69%(依据超声诊断),而在一般人群中NAFLD患病率则只有30%,可见罹患T2DM可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依据人口特征、随访年限、混杂变量和NAFLD病变程度的不同,NAFLD可使T2DM的发病风险增加0.33~5.5倍。
2.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为肠内分泌细胞在机体摄入营养时分泌的激素,因其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又被称为肠促胰素。
GLP-1由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达,在胰岛alph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的主要表达产物是胰高血糖素,而在肠黏膜的L细胞中,前激素转换酶(PC1)将胰高血糖素原剪切为其羧基端的肽链序列,即GLP-1。
研究表明GLP-1具有降血糖效应,GLP-1通过下述机制实现其降血糖效应:依赖葡萄糖的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降低血浆葡萄糖浓度以及延迟胃排空,此外GLP-1也可能作用于大脑中枢而引起饱腹感以降低食欲。已有研究证明GLP-1能增强T2DM动物的胰岛分泌功能,具有刺激beta;细胞新生、分化并减少凋亡的作用。尽管对于人类证明该效应比较困难,但还是提示基于GLP-1的治疗可以减慢甚至逆转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和结构受损的进展,从而改善疾病的自然进程。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