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目前,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温室气体与C1化合物。
而与日趋上升的石油化工产业一同并进的C1废物也随之增多。
其增长迅速,对人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亦将带来复杂的挑战。
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带来的影响让人们不得不面临如何提高废物处理的技术手段,以及怎样高效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等问题。
故此,解决原料得高质量化处理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生物制造的竞争力,实现生物制造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厂平台的迅速发展,人们已广泛开展了对大气废气、工业尾气和温室气体的生物开发和利用。
建立以CO2,CO和甲醇等来源丰富的C1化合物为原料的生物转化平台,将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物基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生物制造的可持续发展[1],同时有利于解决C1化合物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通过实验模型的估算表明,每年大概有 83~273 百万吨甲醇释放到大气中(其中活体植物为主要来源),甲烷每年的释放量约为 600 百万吨。
虽然还未见有对全球甲基胺类物质进行模型估算,但它们也广泛存在于海洋和淡水环境中,而且既参与碳的动态循环,又参与氮循环[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