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S 是从南极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得到的一株海洋极地细菌。通过对 S 的形态特征观察、培养特征和特性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别、目的菌株全细胞水解液化学组分分析,对细菌S进行确切的菌种归属。
2.实验背景和意义
19 世纪30 年代,微生物学家将眼光扩大至海洋。1838 年,德国学者Ehrenberg 在世界上首次分离鉴定出了第1 种海洋细菌折迭螺旋体( Spirochaetaplicatilis ) 。之后, Fisch2er 、Certes、Russell 、Issatchenvo 、But kevich 、Kusnetzow、Rubent schik 、克里斯等对海洋微生物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极地由于其干燥、酷寒、强辐射的自然环境特征,使其在研究和开发生物活性物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不仅是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和基因资源的的宝库,也是发现新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的资源宝库。天然药物的研究宜兼顾到4 个因素[2]:材料的稀有性(或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结构的新颖性、功能的独特性以及药源的可供性。极地微生物因其特有的原始性、新颖性及多样性,较好地具备了这些因素,这为新型先导化合物及新药的筛选与研发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本实验所用菌株S是从南极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分离得到得到的一株海洋极地细菌,从前期的分离培养实验观察到,其表面光滑,有白色菌膜生成,并能产生红色色素。这些都是由于极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特征,如变化极大的光照辐射、季节性的光照时间、极低的温度造就了极地微生物特殊的生物学特征。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极地细菌S的菌种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对细菌S进行确切的菌种归属,为后期研究其产生某种特殊化合物做好充分的铺垫。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3.1菌株目的菌株的培养
3.1.1培养基的配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