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黄多糖分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29 21:19:1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介绍

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结构材料,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本课题选用我国主要经济海胆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海胆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到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并利用化学分析和波谱技术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

综述

海胆是一种低等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全世界现存的海胆约有850种,迄今已被较好地开发利用并能形成规模性渔获量的经济种类不超过30种。我国是海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包括8目,27科,69属共100多种,常见的有球海胆科、刻肋海胆科、长海胆科、毒棘海胆科和蛛网海胆科等。多数海胆不能食用,能食用的只是少数大形种类,我国具一定经济价值可食用的海胆约10种[1]。

雌海胆的生殖腺即海胆黄为名贵的海产珍品,被称为云丹,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有黄色钻石之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脂肪酸、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营养成分,因而海胆不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还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尤其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27]。海胆提取物波乃利宁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中国、日本、意大利和希腊等国家都有吃海胆生殖腺的习惯。海胆的壳和棘刺是一味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本草原始》谓其有治心疼的作用,《中药志》主载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消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痛等证的功用。到目前为止,国外对海胆活性成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海胆中分离出了一些活性成分,但研究不够深入,关于大分子有效成分(多糖或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药效学评价尚未见报道,而国内对海胆活性成分研究则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对海胆活性成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多糖是海胆黄重要的营养成分,约占10%左右。本课题以脾淋巴细胞增殖为活性筛选平台,对海胆黄水溶性多糖组分进行活性筛选,进一步分离纯化出其活性成分,分析其理化性质并确定其结构,最后对活性组分的体内外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分离获得具有免疫调节和(或)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均一多糖组分,为新药研究提供新的先导化合物。另外,我国有丰富的海胆资源,其中许多种是我国所特有的,本课题对于全面系统地开发我国的海胆资源,寻找新的活性产物具有借鉴意义。

多糖是天然大分子物质,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结构材料,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在研究方法上较困难,从自然界分离的粗多糖是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各种生物大分子的混合,不同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杂多糖)的混合以及不同分子大小、不同糖苷键构成的多糖的混合,因此必须采用适合其结构特点的方法进行分离、分级和纯化。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多糖研究的难度[2]。

多糖的分离纯化是多糖研究的关键,其成功与否、效果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可行性与可信度[3]。多糖的分离纯化过程一般应包括提取、除杂质和纯化等基本步骤,提取多糖的具体方法根据多糖结构和性质的不同而略有差别[4]。用适当的蛋白酶和Sevage法结合使用效果要好得多[5]。

粗多糖中色素的去除,往往选择H2O2氧化法或活性炭吸附法,大孔树脂或离子交换法也常用于色素的去除[6-7]。至于多糖的分离纯化,最常用的是方法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等凝胶柱层析法[8-9]。此外,分部沉淀法[10]、季铵盐沉淀法[11]、以及制备性区域电泳和超滤[12-13]在多糖的分离纯化中也常选择使用。多糖纯品实质是一定分子量范围的均一组分,在进行纯度鉴定时一般应建立多项指标考察多糖纯度[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