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片的处方开发文献综述

 2023-02-17 21:13:30

1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2型糖尿病(旧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人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

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其临床表现是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

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其治疗方法第一是口服降糖药(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