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24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8 20:41:09

抗CD24抗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研究一、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肿瘤放化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但较低的安全性评价和因耐药所致的肿瘤复发是其瓶颈所在[1-2]。

因此,寻找特异性的分子靶标与新颖的临床用药手段是肿瘤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旨在重塑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与杀伤能力,利用生物导弹将机体中天然存在的免疫细胞这种弹药特异性地募集至肿瘤病灶部位,该策略与放化疗药物相比具有高特异性与低副作用的优势[3]。

肿瘤和机体免疫系统间的作用过程可分为清除、平衡与逃逸三个阶段[4-5]。

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之一是肿瘤细胞表面的MHC-I类链分子(MICA/B,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B)的高表达。

MICA/B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活化型受体NKG2D的配体[6-7],NK细胞或CD8 T细胞借NKG2D与MICA/B的相互作用而与肿瘤细胞靠近、结合,进而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等诱导肿瘤细胞的溶解[8]。

临床发现大多数的上皮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C蛋白表达都为阳性而不是阴性[9-10],暗示在这类患者体内存在MIC-NKG2D受体系统功能性妥协,允许肿瘤细胞在MIC表达阳性的基础上增殖[11]。

Wu等研究发现血清可溶性MICA (souble MICA)水平的显著升高,导致了NK细胞的功能缺陷,并进一步指出可溶性MICA由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脱落产生,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即发生免疫逃逸[10-11]。

针对MICA脱落机制的研究表明,MICA中特定的氨基酸对脱落起关键作用[12-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