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耐药菌中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6 21:11:52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四环素是从放线菌金色链丛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的培养液等分离出来的抗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对结核菌、变形菌等则无效。其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的30S亚单位结合,从而阻止氨酰基-tRNA进入A位,从而阻止核糖核蛋白体结合。因四环素类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四环素类药物是快效抑菌剂,包括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及半合成多西环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及地美环素、美他霉素等均是氢化骈四苯的衍生物。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现了金霉素(1948)和土霉素(1948)等几个天然抗生素,这就是第一批报道的四环素类成员。继后又开发了约100种四环素[四环素(1953)、甲烯土霉素(1965) 、米诺环素(1972)],而且有多种应用于临床和兽医。

近年来,抗生素在人类医疗以及养殖业方面滥用情况越发严重,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进入环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环境中抗生素的存在除了导致化学药物污染外,更诱导细菌产生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并由此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亦令人关注。因为抗生素在环境中浓度的增长所带来的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的加大,将加速抗生素耐药性细菌以及ARGs在环境中的出现和传播。同时,也增加了人类致病菌获得ARGs、对抗生素产生抗性的几率。因此,ARGs的存在及传播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2 选题意义

四环素抗性基因有tetA、tetB、tetC、tetE、tetM、tetO、tetS、tetX8中,本课题通过对具有抗四环素基因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诱导培养并检测其抗性基因的表达含量,从而确定四环素浓度及培养时间对四环素抗性菌的影响,为以后的四环素的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究主要内容

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 筛选带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G 和G-抗性菌;(2)绘制筛选的两株菌的生长曲线(3)确定两株菌的最佳诱导时间(4)确定两株菌的最佳诱导浓度

2.具体结构如下

(1)、菌株筛选及基因确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