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背景: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疗效确切,价格便宜性质稳定,特别是加入抗菌增效剂后效果更好,如今,磺胺类药物更多的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并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添加到饲料中,现在磺胺类药物已经成为使用量第二的兽药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必然导致抗生素污染。而抗生素污染所诱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 ARGs)与抗生素一样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近年来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目前已发现三种对磺胺类药物具有抗性的二氢叶酸合成酶,其基因分别命名为Sull、Sul2、Sul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ul2实质上是Sull基因的1个变种。磺胺类耐药基因大部分位于质粒上,是整合子---基因盒中的一个常驻基因,整合子---基因盒可以更容易地把几个耐药基因一起从一个质粒整合到另一个质粒或染色体上,这也是细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性急剧上升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对磺胺类药物耐药性的系统性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其耐药基因进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很少。
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研究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对磺胺类耐药菌中抗性基因的表达出的抗性造成的影响,确定抗性基因的最佳诱导浓度及诱导时间,为以后的磺胺耐药菌中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土样中筛选分离带有磺胺抗性基因的G 和G-抗性菌两株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确定磺胺药物的最佳诱导时间和最佳诱导浓度,其结果通过QPCR方法检测抗性基因sul1、sul2、sul3的mRNA水平表达来确定,并进一步采用HPLC方法检测残余药物浓度。
1.1实验材料
革兰氏阳性菌(G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SYN201)
革兰氏阴性菌(G-):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 NJJN80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