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鱼类品种鉴定技术研究文献综述

 2023-05-16 10:02:11

文献综述

1 水产品掺假研究现状鱼肉制品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既可以作为食品制造业的原料辅料,也可以作为餐饮业直接加工的食品原料,而鱼被认为是第三高风险的潜在欺诈食品。

一项重要的全球研究发现,鱼类标签错误发生在鱼类营销链各个阶段[1]。

该研究报告称,在全世界55个国家检测的所有鱼类样本中,平均有20%的鱼被贴错了标签。

国际上在美国、欧洲、亚洲、中东和北非都检测到高水平的物种替代。

38个国家对水产品标签错误进行了评估[2](图1)。

图 1各个国家对水产品错误标签的记录水产品造假以多种形式出现,也在渔业供应链的任何阶段出现。

这种行为的发生可能是无意的,由于不同鱼类在不同地区的叫法不同,或者鱼类之间存在近缘关系,引起混淆的机率较大。

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许多鱼类在外观、味道和质地方面的相似性,用较低商业价值的物种来代替较高价值的物种,以赚取高额的利润[1]。

随着食品取证(如DNA条形码)的出现,过去十年中,对水产品掺假的研究有所增长[3](表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