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H.pylori阳性患者胃粘膜萎缩相关遗传因子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8 20:40:36

背景目的已知感染H.pylori 后,有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导致胃癌发生进程以致分化型胃癌。

这种过程的胃黏膜萎缩与宿主的遗传因子相关。

本研究将把有报告的与胃癌等各种癌症相关的ATG3作为候补遗传子,确定与H.pylori阳性患者的胃黏膜萎缩相关的遗传子,以探索高相关性的生物标志物为目的。

对象与实验方法从接受胃癌检诊的503名患者中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200名患者为对象,抽取末梢血,提取DNA。

分别运用PCR-probe HRM法和PCR-RFLP法检测ATG3基因上两个位点rs2279532和rs3732817的各基因型,并统计出现频度。

胃黏膜萎缩的程度以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量来评价,胃黏膜萎缩群94名,非萎缩群106名。

另外,以内窥镜检查所见来评价,胃黏膜萎缩群123名,非萎缩群72名,检定各SNP出现频率的有意差。

感度,特异度,阳性的中率及阴性的中率算出,以预测多型遗传子与胃黏膜萎缩进展的关系。

序言: Helicobater pylori(H.pylori)是1983年由Warren和Marshall共同发现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