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敏感型Fe3O4纳米粒用于抗癌药物的快速释放及光热治疗文献综述

 2022-12-24 16:32:47

一、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我国最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升高,极大地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在癌症治疗领域,纳米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实体瘤的迅速生长需消耗大量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导致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生理环境有较大区别。肿瘤血管生长迅速,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呈现多孔性的结构[1],而正常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致密,无组织破损。因此,直径为20-200 nm的粒子可以通过肿瘤血管间隙,选择性地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减少其在正常组织的蓄积,这就是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的原理[2, 3],常用于纳米载体的药物递送。同时,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肿瘤微环境的pH值(pH 6.2-7.2)低于正常生理环境(pH 7.4)[4]。肿瘤微环境高表达部分受体和蛋白酶等,如CD44受体、CXC4受体、透明质酸酶[5]等,以满足肿瘤迅速生长的要求。根据这些特性,研究者常设计针对性的结构,使药物在体循环中稳定,在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释放药物,实现环境敏感型的药物可控释放,提高肿瘤治疗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光热治疗(PTT)是肿瘤治疗中常见的策略之一,是指光热材料在肿瘤部位聚集后,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吸收光子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升高局部温度,对肿瘤细胞进行热杀伤或热消融[6]。PTT可控制其集中作用在肿瘤部位,具有治疗效率高、副作用低的特点[7]

聚多巴胺(PD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近红外吸收和光热转换效率,是一种优良的光热材料[8]。PDA 形成过程较为简单,可在碱性含氧溶液中通过多巴胺(DA)在固体材料表面的氧化自聚制备,具有合成简单、安全价廉等特点,已常用于固体材料的表面修饰和肿瘤的光热治疗[9]。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可抑制遗传物质核酸RNA 和DNA的合成,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杀伤不同生长期的肿瘤细胞,因此常用作癌症治疗研究的模型药物。化疗对肿瘤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但其副作用高,易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还可能诱发肿瘤产生多药耐药。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优异的药物递送及释放系统,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肿瘤部位的可控释放,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潜在的毒副作用。

DOX可通过与PDA层的pi;-pi;作用吸附到纳米粒表面[10],同时,PDA配位吸附的Fe3 也能促进DOX的负载,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具有pH敏感特性。透明质酸(HA)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在循环过程中稳定纳米粒。通过多巴胺修饰透明质酸,能够与PDA层吸附的Fe3 产生配位作用,使其能够包覆在Fe3O4纳米粒表面,稳定负载的Fe3 和DOX[11]。通过以上的分析,DOX在正常体循环中能稳定负载到PDA层中,释放量少,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的透明质酸酶降解了HA外壳,在酸性条件的促进下,DOX快速释放诱导癌细胞凋亡,与光热治疗相结合,可快速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

二、研究目标

联合化疗药物阿霉素和光热材料聚多巴胺构建环境敏感型Fe3O4纳米粒,实现在肿瘤酸性微环境下快速释放药物,化疗和光热治疗双管齐下,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是乳腺癌治疗的理想方案。因此本项目的重要任务是寻找最佳的纳米制剂制备方法,实现肿瘤靶向与化疗、光热联合治疗。

课题组拟设计以PDA包覆的Fe3O4纳米粒为核,负载Fe3 和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并用多巴胺修饰的透明质酸衍生物作为包覆材料稳定整个纳米粒。

三、实验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