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碱复合磷脂传递体的处方筛选文献综述

 2023-03-09 17:53:52

传递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传递体是一种新型的脂质体,也是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载体。本综述主要概述了传递体的组成和制备方法,传递体的促渗机制和其特点,稳定性问题及改善的方法---复合磷脂技术。

关键词:传递体;处方组成;制备方法;稳定性;复合磷脂技术

传递体亦称柔性纳米脂质体,变形脂质体,最早由Cevc[1]等在1992年提出。传递体是一种新型的脂质体,它是在脂质体的基础上经过处方的改进形成的一种自聚集泡囊[2],即在脂质体的磷脂成分中加入少量的胆固醇或者纯粹不加胆固醇,同时在加入边缘活性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类如吐温,司盘,胆酸钠,脱氧胆酸钠等,这样使得传递体的在皮肤的穿透力变强,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是在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同时,稳定性问题的产生使得传递体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学者利用复合磷脂技术[3],把复合磷脂技术应用到传递上,来改善传递体的稳定性问题,使得传递体成为一种高生物利用,高稳定性的经皮给药载体。

1.传递体的组成和结构

传递体的处方组成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很大的决定作用。传递体的处方成分一般有磷脂,表面活性剂,药物,缓冲液等[4]。

1.1磷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