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化合物对痛风小鼠中关键基因表达的检测文献综述

 2023-02-04 22:37:34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关于痛风的病例报道仅为数十余例,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摄入高嘌呤食物日益增多,痛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高尿酸血症( HUA) 是指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升高的 一种代谢综合征,简单定义为非同日两次血尿酸的水平超过 420 mu;mol /L( 无论男女) 。血尿酸过高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可 析出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关节滑膜等多种组织中,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最终发展为痛风或尿酸性肾病。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于大脚趾被火烧一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HUA 患病率逐年上升。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HUA的总体患病率为 13.3% ,痛风患病率为 1.1%, HUA与痛风密不可分,并且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 脏病( CKD) 及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痛风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相关性,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二、课题背景

痛风的发病机制:

1、高尿酸血症:1.1、尿酸生成增多。外源性尿酸摄入太多(来自高嘌呤食物),内源性尿酸增加(体内核酸的大量分解)。1.2、尿酸排泄减少。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分泌前的重吸收、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及分泌后重吸收来调节,其中以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为主。尿酸盐为极性分子,需离子通道才能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异常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异常。,阴离子交换器(urate- anion exchanger,URAT1)是关键的离子通道,该通道可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决定尿酸从肾脏排出的多少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在体内主要以钠盐形式存在,后者经体循环后沉积在关节腔、软组织、软骨及肾脏等形成尿酸钠结晶。尿酸钠晶体刺激血液和关节液中单核细胞释放大量 白介素-1beta;(interleukin-1,IL-1beta;)。IL-1beta;被认为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炎性介质之一,是调节炎症的始动因素。

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也称为白细胞热原,白细胞内源性介质,IL-1beta;是白介素1 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该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作为前蛋白产生,其通过半胱天冬酶1(CASP1 / ICE)蛋白水解加工成其活性形式。该细胞因子是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是一种多向性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由多种细胞分泌,包括脂肪细胞、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它属于TNF超家族的配体并通过TNFR1(也称为p55或p60)和TNFR2(也称为p75和p80)两种受体传递信号。TNF-alpha;对大范围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而且是介导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因素。TNF-alpha;也在诱导感染性休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和糖尿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人和小鼠之间有显著的交叉反应性。

URAT1是OAT(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首先从人肾中克隆,在那里它定位于肾近端小管细胞的顶端(刷状缘)膜。 URAT1介导尿酸的重吸收,从而调节血尿酸浓度。由于多态性或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URAT1活性的损害可能具有毒理学后果。在肾脏中,URAT1沿着肾小管细胞膜分布,并参与尿酸,有机酸,药物及其代谢物的重吸收和排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