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问题1.1 选题依据及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
CKD患者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我国成年人中CKD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CKD患者1.2亿,而CKD的知晓率仅为12.5%,大部分CKD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肾脏与其他器官,如甲状旁腺、肠道和骨骼一起,在维持钙和磷稳态中起主导作用。
它不仅是诸如甲状旁腺激素等的靶器官,也是激活维生素D[1]的主要器官。
因此,伴随着CKD的进展,各种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也会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2-3]。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作为一种由于CKD而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的系统性疾病可导致诸如心血管疾病、骨折、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thyroidism,SHPT)等事件发生率升高[4-5]。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化、矿化、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3)血管或其他软组织转化[6]。
MBD作为CKD患者常见并发症,危害性大。
国内对CKD-MBD存在认知率低、不够重视、治疗不规范、治疗率和达标率低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