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酮骨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7 17:01:55

基于黄酮骨架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研究1、前言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用作用,如抗氧化、抗炎、肝脏保护、抗菌、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

近些年其抗肿瘤特性和抗肿瘤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生长,抑制激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黏附,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抑制肿瘤侵袭,抑制肿瘤新血管的生成等[1]。

1.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黄酮类天然产物山柰酚显著地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提示,山柰酚可以阻断PKC/MAPK/AP-1的级联反应而降低MMPs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胆管癌的侵袭与MMP-2、MMP-9的上调密切相关,山柰酚可以抑制MMP-2的表达而增加TIMP2的表达抑制胆管癌的侵袭;在一项关于骨肉瘤的研究中,山柰酚可以抑制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2]。

槲皮素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 通过降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的数量、上调肿瘤细胞抑癌基因PTEN表达及抑制环氧合酶-2 (COX-2)表达来发挥诱导凋亡作用, 槲皮素亦能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介导抑制肿瘤细胞中MMP-9的分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能力[3]。

芹黄素可通过抑制MAPKs, JNK的磷酸化,可减少JAK1和STAT3的磷酸化,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株NF-kappa;B的信号转导过程,可通过抑制cyclin D1, cyclin D2, cyclin E以及CDK2,CDK4,CDK6的表达,将前列腺癌LNCap和PC-3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通过抑制细胞中CDKI编码的蛋白激酶活性,芹黄素还可降低p34活性、减少p34积聚、降低cyclin B1蛋白水平,使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G2/M期阻滞[4]。

1.2基于黄酮骨架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天然获得的黄酮片段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在黄酮骨架的不同位置合成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半合成和纯合成黄酮衍生物,通过研究黄酮环的各种合成方法和结构修饰来探索黄酮的不同作用,得到一系列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抗肿瘤黄酮衍生物药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