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题依据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 IBD)的主要类型[1],可影响胃肠道的任何部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现不连续的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
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包括消化道表现、全身性表现、肠外表现和多种并发症,腹泻、腹痛、体质量减轻是CD的常见症状。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瘘管、腹腔脓肿、肠腔狭窄和肠梗阻、肛周病变等[2-3]。
根据流行病学显示,CD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通常在欧美地区较为常见,具报道,这些地区平均年发病率大约为3.74/10万人至14.6/10万人,而在亚洲、拉丁美洲发病率较低[4]。
在过去二十年中欧美地区CD发病率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亚洲国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尚未达到平台期,未来CD发病率可能进一步上升[5]。
目前我国对于CD的流行病学的研究仍十分欠缺,2003年我国首次炎症性肠病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粗略推算我国CD患病率约为1.4/10万,但截至目前我国仍无关于CD流行病学的确切数据[6]。
此外,CD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根据我国的相关研究显示,CD好发于青年时期,高峰年龄为18至35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男性略多于女性[7-8]。
CD的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与环境、遗传、种族等多因素相关[1]。
CD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皮质类固醇、抗代谢药和生物制剂为主[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