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MS/MS测定血浆中比卡鲁胺的方法建立及方法学确证文献综述

 2022-12-22 20:02:1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比卡鲁胺为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 与前列腺的雄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 竞争性抑制雄激素的活性, 阻断了雄激素对前列腺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具有作用特异性强、耐受性好,口服给药方便有效, 药效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并且其抗雄激素作用仅仅出现在 R 结构对映体上。1995年比卡鲁胺由英国AstraZeneca公司开发研制并上市,我国在1999年获准进口使用,2005年国产药物开发成功并上市。[1]

比卡鲁胺结构式

实验目的:本实验拟建立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LC-MS/MS)测定血浆中比卡鲁胺的浓度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为比卡鲁胺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 血浆前处理方法:本实验拟采用乙腈沉淀法。取样品血浆加入抗凝剂后,加入定量乙腈后涡旋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样品溶液。
  2. 色谱方法:本实验测定拟采用标准曲线法。用质控样品配置一系列浓度的比卡鲁胺标准溶液,定量加入内标溶液,进样后以色谱峰面积的比值为定量依据绘制标准曲线。色谱柱拟采用ODS色谱柱。
  3. 质谱方法:依据查阅文献,质谱拟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采用负离子扫描,多重反应选择离子监测(MRM)的扫描方法
  4. 方法学验证:拟对建立的方法以下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标准曲线和其线性范围、方法的回收率和绝对回收率、稳定性等。

文献综述

2003年,王端统等[2]采用S H I M A D Z U C L C -O D S ( 150 mmtimes;6.0mm , 5mu;m)色谱柱,以0.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50 : 50)为流动相, 272nm波长处检测。结果比卡鲁胺在0.05mg·ml-1 ~ 0.20 mg . ml -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 0.9995) ,平均回收率为99.5% , R S D = 0.9% ( n = 9 ) 。该方法简便、准确度好、精确度高。

2005年,刘雅茹[3]等采用的方法为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 200mmtimes;4.6mm, 5mu;m) ,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60∶40 );流速1.0mL·min- 1 ,检测波长为270nm,进样量20 mu;L。结果比卡鲁胺在32.0 ~ 112.0 mu;g·mL- 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8 ,最低检测限为8.3 ng。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比卡鲁胺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

2007年,吴吉等建立了测定比卡鲁胺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固相萃取法对血样进行预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人血中比卡鲁胺,采用Waters Symmetry Cis色谱柱(150 mmx4.6 mm,3.5 mu;m) ,流动相为0.1%磷酸二氢钾-乙腈(50:50),流速1 mL bull;min-1 ,检测波长272 nm,柱温25 C。结果比卡鲁胺浓度在0.013-1.300 mu;g bull;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 ;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 0013 mu;g bull; mL-1 (S/N=3);低、中、高3种浓度的绝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 0% 3.2% ,97. 8% 1.8% ,97. 5% 0. 5% ;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 4. 0% ,107. 0% 2.0% ,99.3% 0.2%;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RSD(n=5)分别为4.77% ,1. 03% ,0. 38%和5.46% ,1.77% ,0. 47%。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比卡鲁胺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008年,冯立民等建立测定 人血清中比卡鲁胺浓度的LC-MS/MS法。方法:血清样品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取上清液进样。以甲醇-水(70:30.0/u,含5mmol bull;L-1的甲酸铵.并用氨水调pH7.96)为流动相;在Z0RBAXSB-Ce(300mmx150mm,3.5mu;um)色谱柱分离;以戊巴比妥钠为内标。流速0.4 mL. min-1;柱温20℃;进样量5mu;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 .MRM负离子检测模式、选择性监测比卡鲁胺(m/z:429/255).内标戊巴比妥钠(m/z:225/182)。结果:比卡鲁胺的保留时间约为3.2min;线性范围为10~2000 ng bull;mL-1 , 批内和批间的RSD均小于7.0% ;回收率均在90%以上,结论:该方法处理快速简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 .可用于比卡鲁胺的药动学研究及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2012年,童强等[6]建立了灵敏的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法测定狗血浆中比卡鲁胺的浓度。该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腈蛋白沉淀方法,以 0.2% 甲酸 - 乙腈 (35 ∶ 65,v /v)为流动相;采用 Zorbax SB C18柱(150 mmtimes;4. 6 mm,5 mu;m)分离,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负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z 428.9 → 254.7(比卡鲁胺)和 m/z 269 → 169.6 (内标,甲苯磺丁脲) 。结果建立的体内比卡鲁胺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 5 ~ 2000 ng·mL-1,定量下限可达 1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 均< 10%。该方法预处理操作简洁、灵敏、专属性强,可方便用于比卡鲁胺药物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7年,毕国放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 HPLC - MS/MS) 定量测定人血浆中比卡鲁胺的浓度。该方法用蛋白沉淀处理血浆,以比卡鲁胺 - d4 为内标,色谱柱: Agilent ZOR BAX SB - C18柱( 2.1mm times; 50.0mm,3.5mu;m) ,柱温: 20 ℃ ,流动相: 甲醇 - 0.1% 甲酸 2 mmol·L- 1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 0. 35m L·min- 1。用负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样品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浆样品中比卡鲁胺回归方程为 y = 6. 82 times; 10- 3x 1. 33 times; 10- 2( r = 0. 9991) 。比卡鲁胺在 10 ~ 1500 ng·m L- 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 10ng·m L- 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均 < 15% ,平均回收率 > 95% ,稳定性较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准确,适用于人体血浆中比卡鲁胺浓度的测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