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亚油酸(1inoleic acid)别名:十八碳二烯酸,分子量:280.44
结构式:
亚油酸为淡黄色澄清油状液,有豆油臭,无味,但对咽喉有辛辣刺激感。易溶于乙醚,可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水。熔点-12C,沸点230C。一项对中年人的调查发现,食用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可以降低患高血压的几率。亚油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亚油酸是唯一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是合成量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脂肪酸。研究发现,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亚油酸是 omega;-6 类不饱和脂肪酸的原初成员,在人体中,可以转变为 gamma;-亚麻酸,并继而生成为花生四烯酸。因此,如果发生了 gamma;-亚麻酸或花生四烯酸缺乏症,可以在膳食中补充亚油酸的摄入,这也是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原因。此外,亚油酸还参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还可以与胆固醇结合形成亚油酸胆固醇酯,然后被转运和代谢。
但同时,研究发现,虽然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些有益的生物活性,但摄入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等活性物质生成[4,6],并且,脂质过氧化最终生成的醛类物质对细胞大分子物质都有损伤作用。自由基是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有研究表明自由基具有很高的活泼性和氧化能力,过量的自由基会造成蛋白质及DNA的损伤,与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癌症有关。食品中的亚油酸氧化酸败会导致食品营养价值降低,产生的过氧化物及醛类具有不良风味,甚至具有毒副作用,威胁人体健康。
自由基可以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即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种种损伤。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导致膜PU FA /蛋白质比例失常,膜的液态性与流动性发生改变,变为刚性状态,结果使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如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等产生种种异常变化,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繁殖及遗传,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和疾病。生物膜的变化使膜受体与离子通道的脂质微环境遭到破坏,膜内酶活性失常造成细胞内钙超载。钙超载可作为第二信使,激活细胞内许多钙依赖性蛋白酶, 如激活Ca2 敏感的ATP酶,导致ATP过度消耗。膜受损后进一步发展,则细胞肿胀,完整性破坏,功能丧失,发生溶血、死亡。由于线粒体是体内产生自由基的主要部位以及线粒体膜富含多种酶,因此,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对线粒体损伤更为严重,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溶解或断裂,甚至整个线粒体呈大空泡状,ATP合成出现障碍。溶酶体膜受脂质过氧化作用则出现溶酶体破裂,释放出多种水解酶,引起细胞自溶。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出血性休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8]。
因此,关注亚油酸的过氧化过程和产物,研究亚油酸过氧化与人体慢性疾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亚油酸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是重要的中间体,为进行后续的研究,需要对亚油酸产生的过氧化物进行提取与分离,
LOX催化氧化亚油酸产生的两种主要产物,分别为9-过氧化氢物(9-HPOD)与13-过氧化氢物(13-HPOD)[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