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研究问题
山楂酸作为一种具有多样活性的天然产物,在抗肿瘤、降糖、抗炎、神经保护等方面已经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具有疏水结构和刚性骨架,它的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灰黄青霉CICC40293转化山楂酸从而获得活性更高的衍生物。
研究手段
菌种培养:先将菌种由PDA斜面接入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摇床28℃、180 r/min振荡培养24 h后,按1.6mL/瓶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移至250 mL三角瓶中(含有50 mL无菌液体培养基)进行扩培,共40瓶。
转化:继续培养24h后,观察菌体生长旺盛,每瓶添加1mL山楂酸的乙醇溶液(10mg/mL)共400 mg底物,继续培养4天后结束培养。
转化产物分析:发酵液使用1.5倍量乙酸乙酯萃取3遍,萃取液减压浓缩、蒸干。利用TLC 法进行分析,经10%硫酸乙醇显色可以观察到极性增大的产物。
转化产物分离:所得样品用甲醇溶解, 100-200目硅胶拌样,称取 200-300目硅胶装柱,二氯甲烷-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后用制备液相乙腈:水位流动相进行分离。
转化产物鉴定:纯化得到的产物通过IR、MS、NMR进行分析鉴定。
文献综述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转化逐渐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研究中。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能够提高中药药效,降低毒性,帮助有效成分的体内代谢及产生新的药物成分。山楂酸是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五环三萜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肿瘤、降糖、抗菌、抗炎、神经保护等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对山楂酸的特定化学位点进行修饰,可以提高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等。而且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使结构优化更具高效性和针对性。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丰富而强大的酶系统构成了高效生物催化体系的核心。所以只要将筛选得到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活化和产酶培养,然后再对底物进行单一的催化反应,即可得到多种衍生物。
1.山楂酸
1.1山楂酸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