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介导的三七皂苷脑保护作用机理及其 PK-PD 结合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1 20:37:25

一、课题背景

人体肠道内寄生有大量的微生物。据研究人肠道中约有100兆存活的细菌,10倍于人体细胞的数量,其中有99%以上为厌氧菌。肠道菌群中有多种药物代谢酶,不同的代谢酶又参与不同类型的药物代谢;此外,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器官,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参与了宿主的营养吸收、能量代谢和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在维持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肠道菌群失调也逐渐被揭示成为某些精神类疾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并与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胃肠道活动的信息传人到中枢神经系统并由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相互作用,称为脑肠互动。脑-肠互动学说最先应用于脑对胃肠道功能的调节以及胃肠道对脑的反馈机制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见系统性并发症,如抑郁病人多见外周免疫系统激活;相反,许多外周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炎患者多见神经精神性疾病,如厌食、病态行为、焦虑、抑郁等。这些现象都表明脑-肠之间是互动的,而炎症因子是连接很多中枢系统疾病和外周系统疾病之间的桥梁。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是构成脑-肠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微生物群受到饮食、药物和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已成为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潜在靶标;与此同时,肠道菌群也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机会。

传统中药三七,具有抗抑郁、治疗脑中风、抗炎、止血、保护心肌细胞、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三七皂苷是三七药材的主要的效应物质基础,对于抑郁、脑中风和阿尔兹海默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确切疗效。前期的三七皂苷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七皂苷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差,口服给药后在血浆中浓度低、在脑组织内几乎没有分布;这与三七皂苷确有疗效的中枢神经保护药理活性相矛盾。这就提示我们三七皂苷可能是通过间接的作用机制发挥其中枢神经保护活性。

基于三七皂苷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矛盾和脑肠互动学说,本项目将以肠道菌群的调节为切入点,探讨三七皂苷干预炎症信号从肠向脑传递的机制。并提出科学假说:三七皂苷可以干预炎症由肠向脑的传递,进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二、研究目标

(1)创建中药复杂组分体内和体外物质基础、肠道菌群组学研究的系列关键技术,为中药复杂组分药代动力学、肠道菌群的调控研究提供普适的方法技术体系。

(2)以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及其表达量为切入点,研究脑损伤状态下肠道菌群及其所介导的炎症因子传递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考察三七皂苷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三七皂苷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本研究可以为阐明其他中药皂苷类成分的药代-药效不相关的机理提供共性研究思路。

(3)从肠道菌群、肠屏障功能、外排转运体等角度,结合体内外分析,系统地揭示引起三七皂苷在脑损伤大鼠中代谢处置差异的机制,为从药物代谢处置的角度研究引起药效差异的思路提供有益借鉴。

三、课题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