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肾病综合征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由大量蛋白尿引发一系列的机体反应从而导致水肿的产生,其主要产生机制可概括为水、钠潴留。
中西医对于肾水肿的治疗多以利尿剂为主。
本文主要综述了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研究进展以及泽泻的相关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泽泻;利水作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指由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具有高尿蛋白水平、高血脂水平、高水肿水平以及低血蛋白水平等特征。
其中,肾病综合征水肿(简称肾水肿)是其在临床上较为典型的表现,且严重、顽固的水肿常为临床治疗的难题。
中药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于水肿等疾病的治疗。
因此,研究泽泻治疗肾水肿的作用及机制对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研究进展1.1肾病综合征水肿形成的学说目前,对于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学说,即充盈不足学说和充盈过度学说[1]。
传统的充盈不足学说认为大量的蛋白尿使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内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而体液外渗又会导致血容量下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使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大,进一步加深水肿程度。
然而,大量的研究发现,许多现象无法用以上的机制解释,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充盈过度学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