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纤灵颗粒对环孢素A致慢性肾病大鼠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24 23:04:29

摘 要:通过对环孢素A(CsA)致慢性肾脏病的机制进行研究,通过临床表现了解慢性环孢素肾病的病理表现,寻求方法建立环孢素A肾病大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测试药物对慢性环孢素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为中医药治疗环孢素A所致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环孢素A(CsA);慢性环孢素肾病(CCN);低盐饮食;TGF-beta;1;钠耗竭;CTGF;细胞凋亡;ECM

前言

环孢素A(Ciclosporin A ,CsA)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常常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目前第一线的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1]。但是,环孢素A的慢性毒副作用导致的慢性环孢素肾病(CCN)限制了它的长期应用。因此,探讨慢性环孢素肾病的发病机制及探寻治疗CCN的方法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慢性环孢素肾病的发病机制探究,结合其病理表现寻找方法建立CCN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观察药物对CCN大鼠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产生机制

1.1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活化:

CsA慢性肾毒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有关[2]。如Bennett等[3]研究发现,CsA可通过激活RAS系统导致肾间质细胞增生和明显的纤维化病变。肾小球球旁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肾素,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AO)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 ( Ang I ),而后者经转化酶作用生成Ang II 。 Ang II是RAS的主要效应分子,通过多条途径,包括促进肾血管收缩和炎症因子表达、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增加纤维连接蛋白、胶原沉积及肾小球滤过压力等等,参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CsA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使Ang II分泌增加,并上调肾素表达[3]。王海萍等[4]研究发现随着CsA浓度的增高,肾髓质、皮质和循环中Ang II逐渐增加,并且与肾功受损、病理改变程度一致。阮翘等四则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刺激Ang II分泌能诱导肾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性损伤,从而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可见,RAS活化是CsA肾毒性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1.2TGF-beta;1因子的促纤维化表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