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中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菊芋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的草本植物,目前对于菊芋的研究集中于能源和食品行业的使用,例如可以生成乙醇燃料或者生成食品调味剂蔗糖。但对于地上部分的相关研究,国内创新型研究论文还是较少的。因而,本论文从菊芋地上部分所含的化学成分,相关药效学以及倍半萜内酯提取鉴别技术等三个方面,概述了菊芋的地上部分所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菊芋;倍半萜内酯;超高效液相;质谱;研究进展。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菊芋是菊科植物的一种,与向日葵关系密切,因此被称为野生向日葵。[1]菊芋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因而部分菊芋可以食用,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在中医中,菊芋的块茎、茎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凉血,接骨的功效。用于热病,肠热下血,跌打骨伤,消渴等病症。现代有研究发现,菊芋的地上部分中能够提取出一些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并被证明具有抗真菌,抗氧化,抗癌和其他方面的药用作用。这些研究也为菊芋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2-4]
1菊芋的化学成分及药效
菊芋的块茎含丰富的菊糖(inulin),果糖低聚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和多种酶。叶含菊芋精(heliangine),肿柄菊内酯E(tagitinin),密花绵毛叶菊素(erioflorin)。叶的腺毛含勒普妥卡品(leptocarpin),14-羟基勒普妥卡品(14-hydroxyleptocarpin),巴德来因A(budlein)及衍生物4,15-异-阿吹坡利西内酯醇异丁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isobutyrate),4,15-异阿吹坡利西内酯醇甲基丙烯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methyl acrylate),4,15-异阿吹坡利西内酯醇巴豆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tiglate),4,15-异阿吹坡利西内酯醇当归酸酯(4,15-iso-atripliciolide angelate),3-羟基-阿吹坡利西内酯醇巴豆酸酯(3-hydroxy-atripliciolide tiglate),8beta;-14二羟基木香烯内酯(8beta;,14-dihydroxy costunolide),去乙酰锯齿泽兰内酯(desacetyl eupaserrin),14-乙酰氧基替替佛灵环氧当归酸酯(14-acetoxy tlthifolin epoxyangelate),1alpha;,2-二羟基羽状半裂素(lalpha;,2-dihydroxy pinnatifidin),棘壳孢菌素(pyrenocin)A、B,茉莉酮酸(jasmonic acid),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块茎酮酸酯(mebeta;-D-glucopyranosyl tuberonate),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向日葵酸酯(mebeta;-D-glucopyranosyl helianthenate)A、B、C、D、E、F,甲基块茎酮酸葡萄糖甙(me tuberonic acid giucoside)。 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含向日葵醇(helianthol)A、芳香性成分中主要含有beta;-甜没药烯(beta;-bisabolene)。
1.1.菊糖 (inulin)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