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相关研究Ratzan(2001)认为,健康素养最早出现于Simonds 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为各年级学生制定健康素养的最低标准。
但直到1990 年后,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
美国把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作为全民健康。
Gazaraian (2003)的调查显示,在635 名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 24% 的老年人健康素养低,12%的老年人几乎没有健康素养能力。
Sudore (2005)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健康素养低及没有健康素养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更高。
老年人的低健康素养对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及日常活动能力产生影响。
Michael K Paasche-Orlow(2005)等通过文献分析导出因果路径的概念模型,认为健康素养可能通过卫生保健的获取和利用体制方面、医患关系互动方面、自我保健旧常的决策和行为个不同的点而影响健康结果。
Williams MV(1999)等人评估了114位糖尿病患者和402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应疾病的健康知识,发现低素养人群只有一半的人了解低血糖的症状,而高素养人群的这一比例为94%,而且低素养的高血压患者很少知道通过控制体重可以降低血压。
Kovacs Burns(2014)等通过对大量的与患者或家庭投入有关的公开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及著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拿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研究对象在投入变量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这对疾病的康复也有积极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