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总生物碱前体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文献综述

 2023-03-03 22:10:19

中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摘 要:中药研究受到全世界越来越高的广泛关注,查阅近几年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并总结中药脂质体的稳定性,各个方面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脂质体具有增强药效、靶向给药、抗肿瘤、降低毒副作用的特点,备受药学界的青睐,将脂质体技术有效应用到中药生产中,将对我国的传统中药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药脂质体;小檗碱;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的代谢疾病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常见慢性疾病。

据WHO估计,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已达到2亿,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3亿。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

中国已经仅次于印度,成为世界的糖尿病第2发病大国,拥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1],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黄连素( berberine,BBR) 又名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柏等含小檗碱植物药中提取的生物碱,属异喹啉生物碱,亦可人工合成。

黄连素尽管为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但早在魏晋时,《名医别录》就有黄连止消渴的记载; 《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在治疗消渴的方剂配伍中,不少含有黄连素。

自 20 年前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得到证实以来,随着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黄连素的降糖机制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