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尘螨致敏小鼠哮喘模型的摸索文献综述

 2023-03-09 17:51:06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性疾病,选择合适的模型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不同致病因子引起的哮喘。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哮喘实验研究文献的总结,对动物模型的选择、小鼠模型的相关建立、屋尘螨致敏小鼠哮喘模型作相关的介绍,为进一步开展哮喘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关键词哮喘;模型;豚鼠;大鼠;小鼠;家兔;屋尘螨。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当今建立哮喘模型的方式多种多样,用于模拟人类支气管哮喘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常用的如豚鼠、大鼠、小鼠、家兔等。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对动物哮喘模型的优缺点和相关造模技术进行总结概括。

1不同动物模型的优缺点1.1 豚鼠制备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动物有多种,以往的动物模型中大部分使用豚鼠。

豚鼠高敏反应的靶器官为肺脏,并且能够产生速发相和迟发相双相哮喘反应(EAR and LAR),因而成为常用的哮喘模型[1]。

豚鼠在腹腔注射致敏后,给予一定浓度的抗原激发哮喘发作,既往一般以动物取出后的表现,如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点头呼吸、紫组、烦躁、抽搐、跌倒等判断是否有哮喘发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优点:致敏豚鼠的支气管过敏反应是常用的速发型变态性支气管收缩模型[2],这类模型的发病机制与人类的哮喘症相仿,同属Ⅰ型变态反应,其模型发病快,阳性率极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