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研究目的
遴选气阴两虚证的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揭示气阴两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提供参考依据。
- 研究方法
以具有气阴两虚证候属性的慢性间歇性缺氧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遴选气阴两虚证的生物标志物。
- 研究背景及综述: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是针对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的研究方式,与中医药学系统观和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这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代谢组学 中医症候 中药安全性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然而症候的模糊性和中药的安全性极大地限制了症候的精准诊断及中药的广泛应用。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药整体观的特点相符合,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契机,搭建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研究的桥梁。
1.代谢组学研究概况
1.1 代谢组学内涵及研究层次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用于对细胞或某一生物所有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代谢组学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常用方法是通过建立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来反映某种生理(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2]。目前根据研究目的主要分为:代谢靶标分析、代谢轮廓分析、代谢指纹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四个方面,其中代谢组学研究最为系统,其目的是研究代谢过程中所有代谢物的变化情况[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