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本课题拟研究发现具有治疗肝包虫病的药材狭叶白鲜皮,分离出其中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鉴定其具体的化学结构,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
实验室采用的常规分离方法:
- 用石油醚提取白鲜皮中的化学成分,再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提取的化合物进行分离,获得石油醚层的浸膏。
- 用硅胶柱,薄层板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一化合物。
- 采用各种波谱学方法例如EI-MS、ESI-MS、1H-NMR、13C-NMR、DEPT等对化合物具体结构进行鉴定再依据文献参考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修饰。
综述
狭叶白鲜皮相关介绍
白鲜皮是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中医认为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疗风湿热痹、疥癣疮癞、湿热疮毒、黄水淋漓、黄疸尿赤的作用。主产于辽宁、四川、江苏、河北等地区。新疆地区以狭叶白鲜的根皮作为白鲜皮入药。【1】不少芸香科植物包括白鲜含有柠檬苦素类。加成分团。这类成分除化学分类学上有一定意义外,近年来国外报道具有解热.健胃 、抗肿瘤 、昆虫拒食,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和神经等作用。【2】
肝包虫病介绍
肝包虫病由绦虫感染所诱发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多发于畜牧区。肝包虫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其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接触牲畜,以及误食虫卵。此病潜伏期较长,可达十年至二十年,因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包虫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邻近器官时,可能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50%的病人可触到上腹部包块, 多伴有上腹部胀满和肩背部不适。发热、黄胆、过敏等少见。以上症状与体征国内外报道无大的差别。【3】
狭叶白鲜皮抗炎有效化学成分研究的研究
1.梣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