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A-4拮抗肽与靶点结合情况的初步摸索文献综述

 2022-12-27 10:58:45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目的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参与下调T细胞反应及诱导T细胞耐受,因此成为免疫治疗最具吸引力的靶点。阻断CTLA-4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可用于开发免疫刺激剂。本研究初步探索在不同条件下CTLA-4拮抗肽与靶点的结合情况。

  1.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利用MST、荧光显微镜、流式等方法,研究在不同条件下CTLA-4拮抗肽与靶点的结合情况。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负调控作用从而保持T细胞活化平衡的共刺激分子。CTLA-4又被称作 CD152,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CTLA-4 是由CTLA-4基因编码的T细胞表面跨膜蛋白,主要在活化的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以及活化的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人类 CTLA-4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长臂33带,包含4个外显子,分别编码引导序列、配体结合区域、跨膜区域以及胞质尾区。

CTLA-4如何抑制T细胞活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CTLA-4与CD28竞争与B7配体的结合上:T细胞表面的CTLA-4分子与CD28分子均可与APC表面的B7配体结合,且CTLA-4的结合能力强于CD28。CD28与B7配体的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可刺激T细胞的活化;而CTLA-4与B7配体的结合产生协同抑制信号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除此之外,研究表明CTLA-4也可能通过多种其他途径下调肿瘤免疫反应,如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干扰TCR信号、抑制细胞凋亡等。

CTLA-4阻断性抗体可用于治疗多种肿瘤,CTLA-4 抗体包括Ipilimumab和 Tremelimumab,研究最为深入的CTLA-4抗体是Ipilimumab,它是第一代靶向抗CTLA-4的IgG1单抗,完全由人工合成,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人类 CTLA-4 抗体。Ipilimumab 改善了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CTLA-4 抗体导致抗肿瘤反应包括两种机制,一是干扰肿瘤特异性效应细胞如CD8细胞,CTLA-4抗体导致其克隆扩增,另一种机制是通过去除肿瘤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反应。

三、研究手段

本课题用MST技术检测CTLA-4拮抗肽与作用靶点间的分子间亲和力,测量解离常数Kd。微量热泳动(MST)技术将荧光检测与热泳动现象相结合,提供了一个高效、精确、灵敏的检测方法。MST是目前最新的超灵敏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温度梯度下分子偶联时水化层、分子大小和电荷等微小改变引起的热泳动变化来分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温度梯度中,荧光标记蛋白与配体发生热泳动,导致反应体系中荧光分布发生变化。实验将连续稀释的未荧光标记分子与荧光标记分子混合,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放入毛细管托盘,插入到MonolithTM NT.115仪器中测量荧光值及MST曲线。

本课题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细胞结构及细胞内荧光,获得荧光图像和荧光图谱。荧光显微镜利用紫外光或短波可见光使被检样品的原子受到激发,按 Stokes 定律,将释放波长更长的可见光即荧光,检测细胞上的特异荧光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