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G对尿毒症心衰大鼠的药效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7 11:01:43

一、课题目的

研究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于慢性肾衰所致的尿毒症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1. 研究手段

2.1 病理模型制备

取适量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大鼠和5 /6肾切除大鼠。假手术大鼠仅作背部切口,剥离左右两肾的肾包膜保留肾上腺而不切除肾组织,剥离肾包膜后即关腹缝合。5 /6 肾切除术制造大鼠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模型用 5%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后,切除大鼠左肾皮质的 2 /3,约为 0.45 ~ 0.5g。行左肾的2 /3切除术 1 周后进行右肾摘除手术,过程中为防止感染,于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和手术后一天给予0.5%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术后喂高钙高磷饲料和正常饮水。5 /6 肾切除手术后6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两周。

2.2 相关指标测定

两次手术后于第八周末做心脏插管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取胸主动脉做离体血管环实验测舒张活性。并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脏指数,残余左肾测定肾指数。

  1. 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病死率高,严重危及人类的生理健康。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呈渐进性,病情复杂,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消化道、心血管、血液、神经、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病变[1]

其中尿毒症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即心肾综合征,并且心功能不全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死因。慢性肾衰竭末期,机体代谢紊乱,心脏的调节功能会下降,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还能致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等心衰症状,其最常见的症状是舒张功能障碍和左心室肥厚。肾组织的血流量占心脏血流量的25% ~30%,当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衰竭时,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下降,引起有效血容量的下降及Ang Ⅱ的激活,继而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醛固酮释放增加,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引起水钠潴留、静脉瘀血,进一步加重心衰。因此,心脏和肾脏相互影响,一旦其中一者受损,就会造成恶性循环。CRS是心脏或肾功能不全时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EG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绿茶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绿茶主要的活性和水溶性成份,是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组分[2]。具有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肿瘤和抗衰老的作用。肾衰不仅可以诱发心衰,而且会引起的各种炎症因子,过氧化物,自由基以及体内内分泌系统平衡紊乱还会引起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EGCG由于其特殊的立体化学结构,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或许可以减轻肾衰引起的各种过氧化物和自由基水平,进而影响其心血管系统。并且有研究证明EGCG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和小鼠的心肌肥厚。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EGCG对于慢性肾衰所致的尿毒症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本次选择大鼠5 /6肾切除制备慢性肾衰竭模型,符合肾小球高度滤过致肾衰学说,即残存肾单位出现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残余肾单位进一步破坏,比较接近临床实际,并且制备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5/6 肾切除大鼠不仅表现出慢性肾衰,而且在后期心血管也出现病理变化,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心脏结构发生重构、心脏负荷加大,符合本实验病理模型需求。目前,CRF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不同,适用领域也不同。大鼠5 /6 肾切除诱发肾衰模型更接近于临床高发的肾衰疾病的结果。成功制作大鼠 5 /6 肾切除 CRF模型需要注意: 1.动物选择:必须用成熟健康大鼠,体重在 250 g 左右,过小则耐受力差。2.麻醉:麻醉不易过深或过浅。3.操作:模型制作虽简单,但操作复杂,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但仍然会引起出血及感染。5 /6肾切除大鼠造模失败多数是因为感染死亡,且多数死于术后1 个月时。为避免感染,术后可再连续5 d腹腔注射青霉素G。4.饲养:需要勤换饲料( 3 d/次) 以防感染;饮水必须清洁,注意水温应维持在25℃左右,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