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属植物来源环肽类成分的定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2-12-30 16:55:5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的问题:

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属(Rubia)植物来源环肽类成分因其新颖的双环结构和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据文献报道,目前已从茜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0余种茜草科类型环肽(RAs)类成分,但是根据其取代基的数目,从理论来说,还存在大量新的该类成分未被发现。此外,该类成分是茜草中的一类微量成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文献报道该类成分的专有分析方法,特别是针对微量新RAs类成分的分析。

采用的研究手段:

取不同种的茜草属植物根茎,干燥,粉碎,甲醇提取经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基于RAs类标准品,建立RAs类成分质谱分析方法,用于RAs类成分的分析;对茜草属植物来源的柄花茜草中RAs类成分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新的RAs类化合物。

文献综述:

植物环肽是指高等植物中主要由2至37个编码或非编码氨基酸通过肽键环合而成的含氮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免疫抑制、镇静催眠和子宫收缩等[1]。茜草属植物是世界上开发应用较早的天然植物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及经济价值。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蒽醌、三萜和环肽等类型化合物,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护肝、抗炎、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2]。环肽为其特有成分,因其新颖的双环结构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得到国内外的关注[3]。茜草科型环肽(Rubiaceae-typecyclopeptides,RAs)是一类双环均环六肽类化合物,主要由一个D-型alpha;-丙氨酸、一个L-型alpha;-丙氨酸、三个L-型N取代alpha;-酪氨酸和一个其它L-型编码的alpha;-氨基酸以肽链相连形成的环六肽,六个氨基酸缩合成十八元环,其中两个邻位的酪氨酸之间的苯环经氧桥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张力的十四元环[4]

Cole等于1977年从茜草科植物三叶寒丁子(Bouvardia ternifolia)中分离得到bouvardin和deoxybouvardin(RA-V),由此揭开了茜草科类型环肽研究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Itokawa等从茜草科植物次茜草(Rubia akane) 和茜草 (Rubiacordifolia)中分离得到一系列该类化合物并命名为RAs。此后新的茜草科类型环肽相继被发现,包括配糖体、二聚体等[5]。多年来,谭宁华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对多种茜草属植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包括小红参(Rubia yunnanensis)、大叶茜草(Rubia schumanniana)和柄花茜草(Rubia podantha)等[6-9],迄今为止共分离得到30多种RAs [10]。其中RA-VII曾在美国进入临床研究[5]

茜草提取物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而有研究显示RAs是其发挥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RAs能够抑制小鼠白血病、腹水瘤、黑素瘤、结肠癌、Lewis肺癌等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11]。最初认为RAs可能与真核细胞核糖体80S亚基结合,抑制氨酰tRNA和肽酰tRNA的易位,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12]。谭宁华教授课题组研究表明RAs为一类新的天然来源的强活性NF-kappa;B信号通路抑制剂[13];它还是一类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即 RA-V 显著抑制人脐静脉上皮细胞 (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 及人微血管上皮细胞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HMEC-1) 的增殖、迁移及成管作用,使之阻滞于G2/M期;RA-V抑制胞外信号调节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 ERK)和Ikappa;Balpha;的磷酸化,并降低 cyclin B1、cyclinD1、MMP-2、VEGF-R1 和Tie2等水平,同时抑制相关mRNA表达[14]。RA-VII抑制牛主动脉上皮细胞(bovin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BAEC) 的增殖、迁移及张力丝的形成,并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15]

环肽类化合物中的均环肽可用甲醇或乙醇提取,经溶剂(多用乙酸乙酯或氯仿)萃取进行分段后,通过柱层析、高效液相以及化学衍生化等方法进行分离;杂环肽可先酸溶碱化萃取处理后,再用柱层析分离。环肽类化合物对茚三酮试剂不显色。一些检测生物碱的专用试剂,如Dragendorff试剂对此类化合物也不灵敏,没有专一性[16]。周俊和谭宁华教授建立了一种应用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便利、可靠,不仅能有效地预测某种植物提取物是否含有环肽和肽酰胺,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导环肽和肽酰胺的分离纯化[17]。但是,对于微量环肽的分析常需要进行样品的富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