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5种药用植物营养器官显微结构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1 21:29:5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多为草本,少数为小灌木或木质藤本,该科约有60属,22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多数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39属,约720种,广布全国,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1]。该科植物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多心皮等原始形状,该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中国有30属约220种植物可供药用,其中黄连、附子、升麻、川木通等是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此外,耧斗菜属(Aqui-legia)、铁线莲属(Clematis)、翠雀属(Delphinium)和金莲花属(Trollius)等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地的庭院中被广泛引用。本次实验通过对毛茛科五种植物(牡丹、芍药、石龙芮、天葵、耧斗菜)的营养器官进行显微结构研究,比较属间及属内药用植物的异同点,位毛茛科的鉴别提供依据。

1.1毛茛科植物的解剖结构研究进展

石龙芮上、下表皮均有气孔,细胞形状不规则,上表皮气孔无规则型,表皮绒毛长而稀;下表皮气孔属于平列型,表皮无毛;叶片横切面无厚角组织,有凸起,维管束多处,栅栏组织一层,排列稀疏,海绵组织无规则排列,存在多处空腔;叶柄中维管束5个,维管束的两侧有通气组织;石龙芮根的初生结构多为四原型,少三原型,含少量通气组织,次生结构中的通气组织更发达;茎的初生结构中靠表皮处有通气组织,内有大小不等维管束相间排列,中间为薄壁细胞;次生结构茎中间形成空腔。耧斗菜上、下表皮为多角形和不规则形混合型;耧斗菜上、下表皮都为平直以及弓形或混合形;牡丹、芍药的气孔只在下表皮分布[54]。芍药和牡丹根的解剖结构明显不同,初生结构:芍药根的内皮层细胞排列比牡丹的更紧密、凯氏带结构也更加明显;芍药根中央具髓,牡丹根中央为数个大的导管、无髓结构;芍药的根中次生木质部较多,而牡丹根中却是次生韧皮部占主要的部分。

1.2毛茛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多年来,我国不断有学者对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其根茎和地上部分进行分离鉴定,其主要成分有三萜及其甙类和苯丙素类等。张庆文在对兴安升麻的根茎进行的研究中,分离并鉴定出了包括升麻醇(Ⅰ),3-O-beta;-D-吡喃木糖苷(Ⅱ),蔗糖(Ⅷ),beta;-谷甾醇(Ⅸ)和豆甾醇葡萄糖苷(Ⅹ)等10种化合物;李从军从兴安升麻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出了三个新结构的酚甙类;刘勇则对兴安升麻的地上部分进行了多种波谱分析,经过结构鉴定得到两个环菠萝密烷型三萜皂苷。驴蹄草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其中化合物LTC-7a、LTC-1和LTC-1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药材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升麻属植物资源丰富,大多具有药用价值。近年来,升麻属部分植物的根茎提取物已经有制剂用于临床上由于女性雌激素的失凋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雌激素紊乱及骨质疏松等症,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以三萜类成分较为显著,对体外乳腺癌还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

升麻根茎提取物具有抑制核苷运转和抗病毒作用,解热、镇痛和抗溃疡作用,解毒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降血脂作用,降压、镇静、抗惊厥与舒张血管的作用,除了上述药理作用以外,还有调节内分泌、抗氧化以及抑制因5-羟基胺诱导引起的腹泻效应等活性的作用。

1.3毛茛科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广义的毛茛科包括芍药属Paeonia、白根葵属Glaucidium和星叶草属Circaeaster,但这几个属现多已独立成科,不在本研究讨论之列。毛茛科分类系统大体有2种观点,一派主张果或瘦果分2亚科,即广义的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和毛茛亚科Ranunculoideae,以下再分为5族;另一派如Tamura和Takhtajan则主张分为5到6个亚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